明德主页| | 校长信箱| 书记信箱| 疫情防控...|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学院2021招生简介——智者千虑,控而不失

       

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优势专业,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制造业重大需求为背景,紧跟工业4.0时代步伐,紧贴陕西地方经济制造业产业需求,构建了“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应用技术”两大专业群,下设智能制造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6个专业。

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面向智能制造和控制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变革产生的人才需求,重点在航空复杂产品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六个方向开展“一专多能”、“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思维导图.png

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专职教师47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

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团队由国家级教学名师葛文杰教授、刘振侠教授、魏生民教授领衔,团队成员有朱延波副教授、李郁副教授、殷锐副教授、李海滨副教授、李文燕高级工程师等;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应用技术专业群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史仪凯教授、段哲民教授、李玉忍教授领衔,团队成员有张国强副教授、李俊华副教授、李建勇副教授、王敏副教授、李雪霞高级工程师、尚亚锐高级工程师等。

实验条件:

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实验工程中心,以智能制造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控制工程技术等三大方向为核心构建适应专业特色发展的实验中心。实验室占地面积约4500余平方米、实验教学设备约500余台套、资产总值一千余万元。近年来,学院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发展等新模式。学院先后与北京精雕集团、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联合建立实验室。在学生培养、育人模式、实习就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实验工程中心的主要设备包括:多轴数控加工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全功能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机、三坐标测量机、智能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平台、机电液综合实验台等先进的机械加工检测设备以及手持式3D扫描仪、固定式4目三维扫描仪、环形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光固化快速成型机、桌面式3D打印机等三位数字化制造设备。

实验工程中心除满足教学任务外,还可满足学生学科竞赛、设计作品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等。目前已累计完成作品400余件,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实验教材10余本。配合完成相关的科研及教改项目20余项。

逆向工程技术实验室作为陕西省教育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年接待校外及社会团体的交流参观约30余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硕果累累:

我院共有“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通过省教育厅的专业遴选,现已被推荐到教育部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9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陕西省教学团队3个;出版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教材)成果特等奖、一等奖5项;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陕西省创新创业课程2门;陕西省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院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承担省级教改科研项目13项;院级教改科研项目24项;申请专利95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优秀,近3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家奖项85余项、省级奖项245余项。

                           

 

专业方向: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方向

           

简介:多轴数控加工即多坐标联动加工,高柔性、高精度、高集成性的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复杂零件加工的精度,大大缩短加工和研发周期并提高了新产品的成功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模具、汽车、电子、轻工等企业复杂产品制造的主要手段,该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主干课程:数控加工技术与编程、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现代制造工艺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原理、逆向工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测量技术。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基础后,可从事航空、航天、机械、轻工、汽车、电子等行业的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工艺实施、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数控产品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包括:产品设计工程师、产品结构分析工程师、数控编程工艺师等。

专业方向:无人机应用技术方

                 

简介: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应用广泛,带智能精确传感器和自我监控的智能无人机是无人机技术的下一次重大革命。

主干课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无人机机构与系统、无人机电机调速技术、植保机系统构成、无人机图像处理、无人机航测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视觉。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无人机基本原理、飞行技术、航空设备、航拍航测、农业植保等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可从事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维修、飞行等工作。岗位包括:航拍航测、电力巡线员、农业植保、快递运输、新闻报道、救灾、地勤、教员、训练、表演等。

专业方向:智能制造方向

                 

简介: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实现工厂和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和优化,具有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工业控制与PLC、先进制造技术、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智能装备设计、工业机器人、工业SCADA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工厂技术基础。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自智能制造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等工作。岗位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产品设计工程师、安装调试工程师、系统运行操作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设备检修工程师等。

专业方向:工业机器人方

                 

简介: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单调、重复、危险的作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备人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新领域。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工控组态与现场总线技术、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等。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基础后,可在智能制造装备、电子电气、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物流、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纺织等众多行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编程调试、安装维护、系统集成、设备管理等工作。岗位包括:机器人研发工程师、集成应用工程师、调试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机器人培训师等。

专业方向:智能控制技术方向

                       

简介:智能控制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设备,以自动实现控制目标的控制技术。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这一指导性意见为我国智能控制技术提供了大规模人才需求缺口。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传感检测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智能控制系统综合应用、工控组态及现场总线。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现代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PLC 应用等技术后,可从事智能控制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营销、维护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包括: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维护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和管理工程师

专业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

                 

简介:该方向研究电力系统的测量、保护、调节、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及其他电力系统新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主要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技术、新能源技术、自动化装置等技术和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气信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与拖动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气制图与CAD、电力系统维护。

就业前景:学生在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础后,可从事电厂、电网、新能源、环保等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电气设计、系统运行、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工程设计、技术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岗位包括:电力技术员、电力工程师、电力系统研发工程师、电气技术员等。

就业与考研:

学院在本科教育方面,坚持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理念。考研率逐年上升,更有优秀学生跻身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全国名校读研深造。毕业生考研率在1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9%以上。

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强企,学生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与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西安东风仪表厂、美国国家仪器上海分公司、美国赫克公司、爱德华三坐标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黄河光伏发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胜科技(泰州)有限公司、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

学院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与企业合作成立“订单班”。

采取“3+1”培养模式,经企业宣讲、学生自主报名、面试选拔等环节,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组建上课班级。根据企业产品生产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开设课程,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同时企业每年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用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资助。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前景,社会适应性强,待实习期结束后直接签约就业合同,能够快速与企业的运转实现无缝对接

                 

第二课堂:

学院重视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参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院依托于省级一流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的雄厚师资和条件,于2014年成立“鹰之舞”航模队。这是一支由学院提供经费和技术支持、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组织。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开阔学生眼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约60%的队员成功考取无人机飞行执照,每年代表学院外出参加飞行表演、技术指导及社会公益活动10余次。在全国大学生三维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能力训练大赛、航模国际飞行挑战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上一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参观学习西安事变纪念馆

下一条:《明德重器》——学院实验工程中心介绍